投稿须知
近年来,在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村观察》(双月刊)稿件大幅增加。为适应发展和各界人士的需要,贯彻有关国家标准,执行投稿规范,特对来稿提出以下要求:
(1)电子或纸样投稿两种方式均可,大16开(即A4纸),单栏排版,正文用5号字。
(2)论文字数一般在12000字之内(包含图、表、参考文...【更多】
(1)电子或纸样投稿两种方式均可,大16开(即A4纸),单栏排版,正文用5号字。
(2)论文字数一般在12000字之内(包含图、表、参考文...【更多】
农发所2020年首次农村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2020-05-13 11:44:00
2020年4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年度第1次农村发展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是在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的特殊背景下举办,首次以网络形式进行,来自社科院农发所等单位的10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主持论坛。杜志雄研究员首先对来自所内外的学者和学生的参与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还对农村发展论坛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这个论坛是肇始于本世纪初、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辨识研究问题、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研究经验、开阔研究思路、提高成果质量”为宗旨的农发所所内学术平台。但线上举办、对外开放这还是第一次。他希望进一步完善举办方式,更好地实现论坛平台的宗旨。
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是社科院农发所土地经济研究室主任郜亮亮副研究员,主题报告题目是“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是如何形成和使用的?”
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有必要把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问题放到中国土地的大宏观背景下去思考。从土地构成看,我国耕地面积约有134.92万平方公里、约20亿亩,家庭农场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关注。围绕这一问题,郜亮亮副研究员从对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研究必要性、数据和研究方法、土地形成、土地使用、土地未来打算、结论和启示以及心得体会等七个方面做了详细报告。研究必要性方面,首先,家庭农场是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践行者,实践层面它有助于缓解经济、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谁来种地”问题,理论层面研究表明其为众多农业经营主体中最契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主体。其次,发展家庭农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政策文件多次强调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作用。再者,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人地匹配”矛盾的关键主体,其最基本任务是把那些不愿意种地的承包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并组合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从这一属性出发,分析家庭农场的经营面积、土地获得和利用方式等十分必要。为此,郜亮亮副研究员基于对全国31省份家庭农场2014至2018年5年监测数据的统计描述,从农场类别、时间、地区等多维度分析种植类特别是粮食类农场的土地形成和使用特征及其动态变迁。
从分析结果看,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土地形成方面,2014至2018年间,中国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逐年递增,农场规模较大但土地依然处于分割状态。其中,农场土地中转入地面积占比逐年提高并成为家庭农场土地主要来源。进一步分析发现,一个农场需要转出户支持的户数逐年增加,流转土地涉及的村数也呈递增趋势。家庭农场流转土地主要通过某种中介组织进行土地流转,采用书面流转合同的农场占据绝大多数,流转合同期限则以10年以下为主;流转租金逐年上涨态势明显,九成农场采用现金形式租金,其中又九成采用固定现金租金。土地使用方面,四成农场对转入土地进行整理,整理后又有四成农场的土地面积增加,面积约增7%。两类农场平均种植两种作物,其中第一种主要作物面积占经营面积的八成以上。土地未来打算方面,两类农场实际经营面积均小于理想经营面积,但未来准备扩大规模的农场占比逐年下降。相对而言,保持规模不变的农场逐年增加,准备减小规模的农场增加速度更快。在对上述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各地应鼓励家庭农场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要以农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农地制度改革,通过“先整理再发包再流转”及因地制宜构建农地流转交易平台等方式,探索家庭农场连片规模经营。同时要尽早探索“二轮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实现路径和形式,规范农地流转市场,为农场签订更长流转合约创造条件。最后,要积极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
在结束主题报告之前,郜亮亮结合这项研究,从“数据”、“故事”和“方法”三个层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听了主题报告后,与会学者还就研究中涉及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评判、农户经营规模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农场主个体特征差异、小农调查抽样方法、家庭农场与社会化服务之间的关系、理想经营规模与未来打算间的悖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论坛最后,杜志雄研究员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郜亮亮副研究员的报告内容本质上涉及现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即有限耕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目标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耕地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目标。除了家庭农场这种有利于实现中国农业多元政策目标的组织形式之外,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角度看,也应同时关注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组织、综合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
最后,杜志雄研究员再次感谢与会人员的参与,并祝大家五一快乐!
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是社科院农发所土地经济研究室主任郜亮亮副研究员,主题报告题目是“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是如何形成和使用的?”
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有必要把种植类家庭农场的土地问题放到中国土地的大宏观背景下去思考。从土地构成看,我国耕地面积约有134.92万平方公里、约20亿亩,家庭农场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关注。围绕这一问题,郜亮亮副研究员从对中国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研究必要性、数据和研究方法、土地形成、土地使用、土地未来打算、结论和启示以及心得体会等七个方面做了详细报告。研究必要性方面,首先,家庭农场是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践行者,实践层面它有助于缓解经济、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谁来种地”问题,理论层面研究表明其为众多农业经营主体中最契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主体。其次,发展家庭农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政策文件多次强调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作用。再者,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人地匹配”矛盾的关键主体,其最基本任务是把那些不愿意种地的承包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并组合其他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从这一属性出发,分析家庭农场的经营面积、土地获得和利用方式等十分必要。为此,郜亮亮副研究员基于对全国31省份家庭农场2014至2018年5年监测数据的统计描述,从农场类别、时间、地区等多维度分析种植类特别是粮食类农场的土地形成和使用特征及其动态变迁。
从分析结果看,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土地形成方面,2014至2018年间,中国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逐年递增,农场规模较大但土地依然处于分割状态。其中,农场土地中转入地面积占比逐年提高并成为家庭农场土地主要来源。进一步分析发现,一个农场需要转出户支持的户数逐年增加,流转土地涉及的村数也呈递增趋势。家庭农场流转土地主要通过某种中介组织进行土地流转,采用书面流转合同的农场占据绝大多数,流转合同期限则以10年以下为主;流转租金逐年上涨态势明显,九成农场采用现金形式租金,其中又九成采用固定现金租金。土地使用方面,四成农场对转入土地进行整理,整理后又有四成农场的土地面积增加,面积约增7%。两类农场平均种植两种作物,其中第一种主要作物面积占经营面积的八成以上。土地未来打算方面,两类农场实际经营面积均小于理想经营面积,但未来准备扩大规模的农场占比逐年下降。相对而言,保持规模不变的农场逐年增加,准备减小规模的农场增加速度更快。在对上述结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郜亮亮副研究员指出,各地应鼓励家庭农场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要以农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农地制度改革,通过“先整理再发包再流转”及因地制宜构建农地流转交易平台等方式,探索家庭农场连片规模经营。同时要尽早探索“二轮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实现路径和形式,规范农地流转市场,为农场签订更长流转合约创造条件。最后,要积极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
在结束主题报告之前,郜亮亮结合这项研究,从“数据”、“故事”和“方法”三个层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听了主题报告后,与会学者还就研究中涉及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评判、农户经营规模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农场主个体特征差异、小农调查抽样方法、家庭农场与社会化服务之间的关系、理想经营规模与未来打算间的悖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论坛最后,杜志雄研究员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郜亮亮副研究员的报告内容本质上涉及现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即有限耕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目标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耕地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目标。除了家庭农场这种有利于实现中国农业多元政策目标的组织形式之外,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角度看,也应同时关注合作社、农业托管服务组织、综合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
最后,杜志雄研究员再次感谢与会人员的参与,并祝大家五一快乐!
上一篇:学术对话: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与哲学思考(节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